学以致用,践行致远丨中国海大学子赴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食品安全研究所实习圆满结束

发布者:赵伟翔

发布时间:2025-09-15

浏览次数:10

  今年暑期,中国海洋大学海德学院三名学子怀揣求知之心,奔赴首都北京,在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食品安全研究所进行了为期六周的专业实习。这段宝贵的经历让他们得以亲临国门一线,深化专业认知,锤炼实践本领,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海纳百川,取则行远”的校训精神。

一、启程·于山海之间奔赴国门之约

  在中国海洋大学重实践、促创新的培养理念支持下,海德学院党委书记马宇虹、副院长董平、辅导员韩旭带队,徐慧、路雅冰、田汶冉(23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三位同学组成的实习团队,获得了赴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食品安全研究所进行为期六周专业实习的宝贵机会。


  此次实习是校关合作共育人才的生动实践。实习团队衷心感谢中国海洋大学提供的平台,特别感谢北京海关的热情接待和悉心指导。这次合作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更搭建了高校与国家机关协同育人的创新平台。

二、躬行·在实践课堂中锤炼真知

  实习期间,工作人员展现出的严谨细致、依法行政、为国把关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深深感染了每一位同学。同学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工作方法,更感受到了人民海关为人民的使命担当。这种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崇高的职业精神,将成为同学们未来学习和工作的宝贵财富。

1、路雅冰同学的实习总结:

  在实习过程中,我主要参与了动物源性食品中农兽药多残留的前处理与检测工作。通过样品提取、净化和上机分析,我熟悉了液质联用在复杂基质样品分析中的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理解了不同基质间方法差异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同时,我还学习了茶叶中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检测技术,掌握了从样品预处理到方法验证的完整流程,对农残风险物质的监测有了直观认识。

  这段实习经历不仅让我巩固了专业知识,提升了实验技能,更让我深刻认识到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责任感和严谨性。

2、徐慧同学的实习总结:

  本次实习,我深入学习了食品检测的多个关键技术模块,包括动物源及植物源食品中农兽药多残留的前处理方法、茶叶中生物碱含量测定,以及二苯脲类残留量的定量分析等。

  在检测自动化、智能化不断发展的当下,我见证了技术提升对检测精度与效率的推动,也更加明确数据真实与伦理责任始终是行业的根基。这段经历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能力,更赋予我强烈的职业使命感:用数据说话,以责任做事。我将把所学知识、实操经验及对科学的敬畏融入今后的学习与发展中,努力做到知行合一,为食品安全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3、田汶冉同学的实习总结:

  实习期间的一项重要实践是进行溴甲烷的基质效应研究。我协助同事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等精密仪器,分别以猪肉及鸡蛋液为样本基质,执行了从样品制备、仪器分析到数据采集与处理的全流程。通过计算添加回收率与精密度等关键指标,我对分析方法的质量控制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此次实习经历,培养了我将理论知识与前沿实践深度融合的意识,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实验技能与科学素养。这段经历将为我未来的专业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收获与展望·以实习所见启迪未来所往

总结

  为期六周的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食品安全研究所实习之旅,让同学们收获了远超预期的成长与蜕变。课堂理论知识与海关一线实践的深度融合,使同学们在专业知识应用、实务操作技能、沟通协调及问题解决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实现了从理论知识到实践能力的有效转化。大家对海关工作及国际贸易领域有了更为深入和直观的认识,对未来职业生涯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蓝图。国门卫士们所展现出的严谨作风和担当精神,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守护国门安全的神圣使命,进一步坚定了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信念和决心!

  在此,实习团队谨向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食品安全研究所各位领导、导师的无私教诲和辛勤培养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同时也由衷感谢中国海洋大学提供的宝贵平台及大力支持。正是校关双方的精心组织和密切合作,才让这次实习取得了如此丰硕的成果,为同学们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祝愿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食品安全研究所工作顺利,再创辉煌;祝愿中国海洋大学桃李芬芳,蒸蒸日上。



图片丨路雅冰 徐慧 田汶冉

文字丨徐慧

编辑丨徐慧

初审丨孙景昱 徐慧

二审丨李世田 王曼旭 孔晓东

终审丨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