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rmal Talk丨聚焦科研前沿,畅聊南极科考与Nature子刊成果

发布者:赵伟翔

发布时间:2025-05-08

浏览次数:12

  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为点燃科研热情,促进师生互动,4月24日中午,海德学院“Informal Talk” 师生交流会在行知楼西式报告厅举行。本期交流会聚焦科研前沿,邀请到海德学院副教授许志梦,助理教授高晨、孙建华,以午餐会形式与同学们围桌畅谈,分享极地探索的震撼瞬间与顶刊发表的“通关秘籍”。海德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祁华主持交流会。


南极故事:冰原上的中国科研力量


  许志梦、高晨老师参加第41次南极科考,为南极地区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等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南极的冰川在脚下轰鸣崩裂,但我们科考站的灯光始终亮着。”高晨老师与许志梦老师通过一张张“雪龙号”科考船以及极地海水采样工作的实拍图,带领同学们“云游”南极。零下80℃的极寒天气、风雪中的采样日常、企鹅“邻居”的突然造访……科考队员在极端环境下的坚守,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中国科研人的韧劲。

顶刊攻略:从实验室到Nature的“破壁之道

  孙建华老师参与开发病毒分类新工具VITAP,作为第一作者将相关成果发表于Nature子刊。孙建华老师以自身发表Nature子刊的经历为例,为同学们揭秘顶级期刊的投稿技巧。“选题要立足前沿,但更要解决实际问题;数据要严谨,但讲好科学故事同样重要。”他特别强调,“科研不是闭门造车,多与同行交流、敢于质疑权威,才是突破瓶颈的关键。”现场,孙老师还分享了论文修改与审稿的心路历程,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顶刊炼成记”的细节。

活动感悟

  “老师们的分享让我明白,科研不仅是实验室里的数据,更是南极冰盖上那盏不灭的灯。”2022级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王若楠在活动后感慨。 

  2023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段心悦也感触颇深:“原来一篇顶刊论文的诞生,远不止是某个人的灵光乍现,而是一整个团队数年如一日的数据打磨和思想碰撞。”

  本次交流会以五四精神为引领,通过小而精的深度对话,打破师生距离感,让科研报国情怀在同学们心中悄然生根。未来,海德学院将持续打造有温度、有深度的交流平台,助力青年学子在科研路上勇往直前、敢闯敢创! 


文字丨王若楠 段心悦

图片丨朱晨越

编辑丨荣相宜

初审丨 冯韵潼 刘一烜

二审 | 管璇 何淑瑜 韩一鸣

终审丨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