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光“读书节”:品味烟火中国,共阅时代华章
发布者:郭春宁
发布时间:2025-03-05
浏览次数:10
书籍作为沉默的见证者,记录着中国历史的变迁,承载着街巷深处的烟火传奇,激荡着觉醒年代的春雷,也涌动着平凡生命在时代褶皱中绽放的光辉。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深化全民阅读活动的重要部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拾光“读书节”即将开始!
你是否遇见过一本让你手不释卷的书?你是否心怀一种强烈的分享欲,想来一场思维的碰撞?以“烟火里的中国故事”为主题,海德学院与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携手邀您执卷为舟,于光影长卷中聆听时代的跫音,捕捉市井烟火中的家国群像。
书目一
《共产党宣言》:革命纲领,点燃解放之火
《共产党宣言》由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8年共同撰写,是共产主义运动的纲领性文件,对后世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基础的重要文献。
书目二&三
《实践论》《矛盾论》:实践铸真知,矛盾促发展
《实践论》与《矛盾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两部核心著作,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实践论》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而《矛盾论》则系统阐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指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书目四
《论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全书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
书目五
《我们仨》:浮生如寄,温暖长明
以“万里长梦”为隐喻,追忆与丈夫钱锺书、女儿钱瑗共度的六十余载岁月。书中没有宏大叙事,唯有灶台边的笑谈、病榻前的叮咛、书页间的批注,将知识家庭的日常琐碎凝练成晶莹的时光琥珀。杨绛以“古驿道”象征人生离散,让读者在泪光中看见:最深沉的时代烙印,往往镌刻于最微小的相守瞬间。
书目六
《万历十五年》:帝制黄昏的切片叙事
黄仁宇透过万历皇帝、张居正、海瑞等六位核心人物的命运切片,解剖官僚系统的僵化、道德理想与行政现实的撕裂。这部“失败的总记录”以年鉴学派式的细腻,揭示了传统中国向现代转型的致命淤塞。
纪录片
《西南联大》:国难际会,学府长青
《西南联大》纪录片讲述抗战时期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合并的传奇,展现师生在战火中坚持学术与教育的爱国精神,记录大师风采,传递知识力量与民族韧性,激励后人。
活动参加方式
(1)参与者将体会整理为书签语或书评影评,通过邮件发送至海德学院学生会学生成长与发展服务部公邮:haidechengfa@163.com ,截止日期为3月18日23:00。
(2)将邮件名称与文件名称统一按照“学院+姓名+年级+专业”的格式命名,并附联系方式。
结语
春日读书正当时,一卷书香伴年华。
以书为媒,走进历史的长河,感受时代的脉搏,品味烟火中国的温暖与力量。